close

【台灣醒報記者張咸淳報導】天天吃豆腐、喝牛奶,才可補充鈣質!台灣人骨質疏鬆的比例偏高,有七成民眾認為喝豆漿可以補充鈣,不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:「喝豆漿取代牛奶是錯誤的觀念。」國家衛生研究院營養醫學主任潘文涵也建議民眾:「每天喝一杯半的牛奶,並選購傳統豆腐,才能獲得一天所需的鈣質。」

 

台灣人有不少人患有乳糖不耐症,或是不喜歡喝牛奶,再加上牛奶價錢較高,很多人會以豆漿取代牛奶,以補充鈣質,不過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:「光是喝豆漿很難取得一天所需的鈣質。」

 

潘文涵表示,有七成民眾甚至是專業的醫療人員認為,豆漿能夠取代牛奶的鈣含量,而一天所需的鈣為1000毫克,但一般民眾一天大多只攝取約500毫克,這也反應出台灣人目前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比例偏高。

 

針對董氏基金會的說法,聯合醫院營養室主任金惠民認為:「牛奶確實比豆漿含有較高的鈣質。」但是她也指出,對於不適合喝牛奶的人而言,可以由植物性來源來獲得鈣質,像是喝豆漿或吃深綠色蔬菜,但比起喝牛奶,則必須吃更多的量。

 

另外由於食品科技的進度,豆腐的凝固劑由石膏轉換成其它不含鈣的物質,像是葡萄糖酸,因此市面上豆腐的鈣含量和傳統豆腐相比,已相差十倍。

 

根據潘文涵的調查,「一杯牛奶的鈣含量=10杯豆漿=7.3盒豆腐」,她建議大家一天可以喝一杯半的牛奶(約360毫升),吃傳統豆腐,再補充深綠色的蔬菜和魚肉,就可以取得一天所需的鈣質。

 

她也建議民眾,可以買口感較硬的豆腐,像是豆乾、板豆腐等,這些豆腐的含鈣量較高。豆腐買回去時,若發現壓下去不易破碎,或是放一段時間沒有變色,就代表豆腐添加黏調劑或雙氧水,如果豆漿搖晃後沒有泡沫,就可能添加消泡劑,長期攝取對人體皆會產生不良影響。

為了防止骨質疏鬆,很多民眾都會喝牛奶,不過也有些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,會選擇吃豆類製品,或是喝豆漿補充鈣質,但是董氏基金會,今天公佈調查數據發現,大家愛吃的嫩豆腐,比起傳統豆腐,鈣含量少了10倍多,想靠豆漿攝取等同於一杯牛奶的鈣質的人,也得要喝上10杯。

 

想補充鈣質,除了喝牛奶,更多人選擇喝豆漿,但一口一口喝下肚,鈣攝取量真的足夠嗎?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潘文涵:「豆子泡水磨了之後再過濾煮開的,所以它也像嫩豆腐一樣,是完全沒有添加額外的,滷水或是石膏,所以它(豆漿)鈣含量也非常低。」

董氏基金會調查黃豆類製品,公佈數據讓你知道,到底含鈣量誰比較多,以一杯240c.c.低脂牛奶來比較,鈣含量有260毫克,想得到同樣攝取量,得吃7盒多嫩豆腐,至於豆漿得喝上10杯。

不僅豆漿少鈣,豆腐,也有鈣含量多寡之分,傳統豆腐,凝固劑用的是石膏,也就是硫酸鈣,比起嫩豆腐鈣含量多了10倍。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:「如果掉到地上不會破掉的話,它就會加一些凝固劑或架橋劑。」

還是多喝牛奶,多吃含鈣食物吧,更得多運動,才能讓你鈣質流失不會太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 牛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